日期:2025-08-12 11:18:45
生脉散,泻白散,症状,方剂剂量功效主治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
以下是生脉散、泻白散、导赤散、玉屏风散的症状、方剂组成、剂量、功效、主治、方解及用法(注:中药剂量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,以下为常规参考剂量):
一、生脉散
症状: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、口渴多汗、体倦乏力,或久咳少痰、脉细弱。
方剂组成:人参9g(或党参15g)、麦冬9g、五味子6g。
功效:益气生津,敛阴止汗。
主治:气阴两虚证。常用于中暑、肺结核、心脏病等属气阴不足者。
方解:
- 人参(君):益气生津,补肺气。
- 麦冬(臣):养阴清热,润肺生津,助人参益气养阴。
- 五味子(佐):敛肺止汗,生津止渴,固气涩精,防止气阴耗散。
三药合用,补、润、敛结合,共补气阴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温服。
动不动就一身大汗,心气虚,生脉散图片
图片
二、泻白散
症状:肺热咳喘,表现为咳嗽气喘、痰黄黏稠、舌红苔黄、脉细数,伴发热、口渴。
方剂组成:地骨皮15g、桑白皮15g、炙甘草6g、粳米一撮(约15g)。
功效:清泻肺热,止咳平喘。
主治:肺热咳喘证。常用于小儿肺炎、支气管炎等属肺热者。
方解:
- 桑白皮(君):清泻肺热,止咳平喘。
- 地骨皮(臣):清热凉血,退虚热,助桑白皮清泻肺热。
- 炙甘草、粳米(佐使):益气养胃,调和药性,防止苦寒伤胃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温服。
三、导赤散
症状:心经火热或心火下移小肠所致的心胸烦热、口舌生疮、小便短赤、尿道涩痛,舌红苔黄,脉数。
方剂组成:生地黄15g、木通6g(或关木通3g,需注意毒性)、淡竹叶10g、生甘草梢6g。
功效:清心利水养阴。
主治:心经火热证或心火下移小肠证。常用于口腔炎、泌尿系感染等属心火偏盛者。
方解:
- 生地黄(君):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,清心火。
- 木通(臣):清心降火,利水通淋,导心火从小便出。
- 淡竹叶(佐):清心除烦,利尿,助木通利水。
- 生甘草梢(使):清热解毒,调和药性,止尿道涩痛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温服(木通用量需严格控制,避免中毒)。
四、玉屏风散
症状:气虚卫表不固所致的自汗(白天汗多,活动后加重)、怕风、易感冒、体倦乏力,舌淡苔白,脉浮虚。
方剂组成:黄芪15g、白术12g、防风6g。
功效:益气固表止汗。
主治:表虚自汗证。常用于体质虚弱、反复感冒、过敏性鼻炎等属气虚卫弱者。
方解:
- 黄芪(君):益气固表,补肺气以实卫气。
- 白术(臣):健脾益气,助黄芪固表,“培土生金”。
- 防风(佐):祛风解表,既助黄芪抵御外邪,又防黄芪过于固涩。
三药合用,补中有散,固表不留邪,祛风不伤正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次温服;或研末冲服,每次6-9g,每日2次。
以上方剂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,根据具体证型及体质调整剂量,避免盲目服用。
本回答由AI生成,仅供参考,请仔细甄别,如有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金勺子配资-炒股配资技巧-正规在线配资公司-配资指数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